淺嚐麻豆,深視TV
麻豆TV,共睹情慾
麻豆屋,modelwu.com

同志圈大解析~了解男同志、女同志從術語開始~圈內人對話詳解!

為什麼要知道圈內人對話?

在過去較為保守的年代,同志們為了在隱匿的環境下求生存,需要分辨自己和其他人,因此發展出了一系列特定的術語。

然而,隨著時代的演進和人權意識的提高,這些術語也演變成了多樣化的形式。

男同志和女同志之間會有所謂的「術語」區分嗎?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你不懂術語,就不能被歸類為圈內人!

現今,越來越多的同志朋友選擇勇敢地站在公眾面前,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於「同志」的接受程度也日益提高。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這個不算少數的族群,也許大部分的術語會讓你覺得很陌生,

但卻是在同志圈內交談經常出現的,今天就來寫一篇將為你解讀「男同志、女同志們間常用的術語」。

希望看完本文的你,能夠正視並尊重同志族群!

同志圈,男同志,女同志,同性戀,麻豆TV,ModelTV,麻豆AV,麻豆A片,麻豆女優,麻豆傳媒

科普男同性戀、女同性戀、同志

同志由來

同志從狹義上講,它最初是指同性戀群體,然後其含義和內容開始擴展,現在它可以廣泛地包括四個群體,如L(女同性戀)、G(男同性戀)、B(雙性戀)、T(變性人/跨性別)和其他不符合異性戀主流價值觀的性少數群體。 同性這個詞第一次被用,據說是1989年香港第一個同性戀電影節,由香港作家林奕華和邁克提出。 然後到了1991年,再次出現在台灣金馬電影節的同性戀題材中,進而在台灣走紅。

同志圈,男同志,女同志,同性戀,gay,Gay吧,雙性戀,跨性別,LGBT,彩虹旗,酷兒文化,同志運動,出櫃,變性,麻豆TV,ModelTV,麻豆AV,麻豆A片,麻豆女優,麻豆傳媒

男同性戀、女同性戀、同志

男同性戀

男同性戀是指男性對同性的愛慕和性吸引,與異性戀男性在身體和生理構造上並無不同,但心理上被同性/男性所吸引。

在法律上,男同性戀通常指男性之間的性關係。對於不同的男同性戀者,他們發現自己具有同性戀傾向的認知過程是因人而異的,

有些在青春期時就察覺,而有些則要到成年後才意識到。

 

在東方

在中國古代時期,就已經存在對男同性戀的描述。但由於當時的社會觀念較為保守,男同性戀很難公開表現,所以描述方式相對委婉。例如,古代文獻中提到的“龍陽”(出自《戰國策·魏策》)、“斷袖”(出自《漢書·佞幸傳》)、“分桃”等,都是用來形容男同性戀的詞彙。

而在現代中文社會,對男同性戀的稱呼有多種不同的方式。最常見的稱呼方式是“男同性戀者”,而“男同性戀”則是較為常見的簡稱。此外,口語中也有一些常見的稱呼,例如“男同志”、“男同”等。在其他地區,如香港和澳門,則使用“基佬”這一稱呼,因為粵語中的“基”與英語中的“gay”諧音,因此這一說法也被傳播開來。無論是“基”、“基佬”都曾因香港電影而影響到其他地區。在中國大陸,也有使用“給佬”、“給”來稱呼男同性戀。在台灣,有時也使用“甲甲”這一稱呼,或是直接使用英語中的“gay”來稱呼男同性戀者

同志圈,男同志,女同志,同性戀,gay,Gay吧,雙性戀,跨性別,LGBT,彩虹旗,酷兒文化,同志運動,出櫃,變性,麻豆TV,ModelTV,麻豆AV,麻豆A片,麻豆女優,麻豆傳媒

男同性戀-gay

在西方

在英文中,常用來代表「男同性戀」的詞彙是「gay」。儘管有時候也會用「gay」來指代女同性戀,但這並不常見。

「gay」一詞最初是用來表示快樂、開心、明亮等意思。然而,從19世紀開始直到20世紀,這個詞開始被大眾用來稱呼男同性戀者。主要的LGBT社群推薦使用「gay」一詞來代表同性戀者,以取代具有醫學色彩的「homosexual」一詞。然而,有時候「gay」這個詞會帶有貶義的用法。此外,還有另一個具有冒犯意味的詞彙「queer」,指的是所有非異性戀取向的人。

 

女同性戀

女同性戀是指以同性為對象,建立與女性親密關係,或者以女性為性傾向的自我認同行為。女同性戀者的身體和生理構造與其他異性戀女性相同,但是她們的心理傾向是被同性所吸引。

在英語中,女同性戀被稱為Lesbian,是一種單向戀愛,通常指長期對同性產生性幻想並希望建立親密關係,同時排斥與男性交往。女同性戀者通常被稱為「蕾絲邊」,可以作為名詞使用,指自認或被他人認定具有女同性戀特質的女性,也可以用作形容詞,用以描述與女同性戀相關的事物。

同志圈,男同志,女同志,同性戀,gay,Gay吧,雙性戀,跨性別,LGBT,彩虹旗,酷兒文化,同志運動,出櫃,變性,麻豆TV,ModelTV,麻豆AV,麻豆A片,麻豆女優,麻豆傳媒

在東方

女同性戀在古代文化中就有紀錄,而不同文化也有不同的稱呼,例如古代中國稱呼為「石磨」、「磨鏡」、「對食」等委婉的說法,現代則使用「女同志」、「蕾絲邊」(Lesbian)、「拉子」、「拉拉」、「歐蕾」、「蕾婆」、「T婆」、「百合女」、「鱷魚」等詞語來形容女同性戀者。在中國大陸,通常稱呼女同性戀為「百合」、「蕾絲邊」或「拉拉」,這些稱呼受到台灣將女同性戀稱為「拉子」的影響。

此外,女同性戀者的稱呼還會根據其性別特徵進行區分,例如打扮得比較男性化或處於比較主動的地位者,會被稱為「T」,這源自英文單詞Tomboy。而打扮比較女性化或行為比較被動的女同性戀者則會被稱為「P」。近代更細分了不同的T,如「娘T」和「鐵T」,其中鐵T比娘T更加男性化,希望伴侶稱呼自己為男友。此外,鐵T不喜歡女性特徵太明顯,在性愛時擔任攻方,而不讓對方攻;娘T則相反。

 

在西方

「蕾絲邊」(Lesbian)一詞起源於公元前六世紀的古希臘萊斯博斯島,該島是女詩人莎芙(Sappho)的故鄉。根據歷史學家透過各種古代文獻的推測,莎芙曾在萊斯博斯島上教導一群年輕女子,而莎芙的作品大多與女性的日常生活、情感和習慣相關,特別強調女性之美,同時表達對她們的愛意。直到1890年後,醫學詞典開始使用Lesbian一詞,將其用於描述女性陰道之間的摩擦,也就是兩個女性透過類似性交的方式獲得性快感。但是,在1870年的文獻中,已經有提到蕾絲邊一詞是用來形容女性之間的情慾關係。

同志圈,男同志,女同志,同性戀,gay,Gay吧,雙性戀,跨性別,LGBT,彩虹旗,酷兒文化,同志運動,出櫃,變性,麻豆TV,ModelTV,麻豆AV,麻豆A片,麻豆女優,麻豆傳媒

同志群體描述自我的術語

1. 同志群體通用術語

術語 說明
同志 泛指LGBT社群,其中L代表女同性戀(Lesbian)、G代表男同性戀(Gay)、B代表雙性戀(Bisexual)、T代表跨性別(Transgender),此外還包括其他非二元性別或性傾向的人群。
彩虹旗 多色繽紛的彩虹旗是LGBT平權運動的象徵,象徵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等族群的多樣性和包容,由紅、橙、黃、綠、藍、紫等六種顏色組成,分別代表「生命」、「復原」、「太陽」、「自然與平靜」、「和諧」、「靈魂」等概念,寓意著LGBT族群的多元與美麗。
直人(Straight) 異性戀是指性別與自己相異的人之間產生情感或性吸引,常被簡稱為「異戀」或「異性戀」,其中異男指男性對女性產生性吸引或情感,異女則指女性對男性產生性吸引或情感。有時人們也會使用「直人」或「異性戀者」來稱呼異性戀人士。
直同志 是Straight與同志的結合,指的是同志、對同志友善、顛覆性別霸權位置的異性戀者。
恐同症(Homophobia) 指對同性戀者或同性戀行為抱持強烈的恐懼、敵意或歧視的態度,也被稱作恐同症或同性戀恐懼症。
出櫃(Come Out) 「出櫃」是指LGBT人士向外界公開自己的性傾向或性別認同。這個過程也被稱為「出櫃運動」。透過這個過程,同志、雙性戀、跨性別者等人士可以向家人、朋友和社會大眾表明自己的身份認同和性傾向,進而獲得社會的接納和支持。相反的,若尚未對他人公開身份認同,則稱為「尚未出櫃」(In The Closet)。
不分 不分是女同志文化中常用的詞語,指的是不想要被固定在傳統性別角色上,或者是不適合被界定為傳統角色的人。這可能表現在他們的打扮、行為、態度等方面,而不希望被歸類為傳統角色中的T或P。這個詞語後來也被男同志使用來確認他們的伴侶關係。
斷背 這個詞是指跟同性有愛慕或性吸引的異性戀者,或者是不局限於性別的愛慕或性吸引,也被稱作「同性戀傾向」或「同性戀情感」。此詞源自電影《斷背山》,描述了兩個異性戀男性之間情感的複雜性和深度,後來被用來形容異性戀者中也有對同性產生情感的人。
粉紅經濟 彩虹經濟是指利用LGBT族群的消費力與需求,進而帶動經濟發展的商業活動和行銷策略。也被稱為LGBT營銷或彩虹市場行銷。
驕傲遊行 同志驕傲大遊行是為了慶祝同志解放及促進同志權益而舉辦的盛大遊行活動。該活動通常由LGBT團體與支持者共同籌備舉辦,以表達對多元性別、性傾向、家庭及社區的支持和愛護。在遊行中,人們通常會攜帶彩虹旗等標誌,穿著鮮豔的服飾和化妝,並表達他們對平等、公正和多元文化的追求。
掰彎 「同化」是指將原本不是同性戀者轉變成同性戀者的想法或做法,這種概念實際上是不正確的,因為性取向是個人固有的特質,不能透過外在因素改變。
酷兒 這個詞彙通常用來指涵蓋LGBT等非主流性別和性取向族群,強調接納自我和表達自我,反抗傳統文化規範的意涵,通常翻譯為酷兒文化(Queer Culture)。
同婚 同性婚姻是指同性伴侶之間合法結婚的行為,具有與異性婚姻相同的法律效力和社會地位。
酷兒文化 酷兒文化是由LGBT族群所主導的文化流派,該文化流派在社交、藝術和時尚等方面具有獨特的風格和特點。
同志運動 指LGBT群體為了爭取平等權利、消除歧視和提高社會認知而進行的社會運動,也被稱為性少數人權運動。
同志圈,男同志,女同志,同性戀,gay,Gay吧,雙性戀,跨性別,LGBT,彩虹旗,酷兒文化,同志運動,出櫃,變性,麻豆TV,ModelTV,麻豆AV,麻豆A片,麻豆女優,麻豆傳媒

同志群體

2. 男同性戀術語

術語 說明
Gay 男同志通常是指男性同性戀者,也是LGBT社群中的一員。此詞彙有時也可用來泛指男女同性戀者的族群。
1、0、69 「性行為的角色區分」是指在性行為中,各個參與者所扮演的角色和位置。其中1號通常指插入者或者是主導方,0號通常指被插入者或者是從屬方,而有些情況下也可能存在兩者角色皆可的情況。此外,69通常是指互相進行口交的方式。
葛格、底迪、不分 這是用來描述男同志在性行為中的角色分類,通常用於社群內部的交流。其中,葛格通常指的是在性行為中扮演照顧和主導角色的一方,底迪指的是扮演被照顧和被動角色的一方,而不分則是指可根據不同情境和偏好在性行為中轉換角色。
熊、猴 這個詞彙比較涉及到身形、外貌的描述,不太適合在這裡進行改寫,可以嘗試使用比較中性、客觀的詞語來描述這個分類。例如,熊可以改成體型較為魁悟的男同志,猴可以改成體型較為纖細的男同志。
公司 指男同志聚集的公共場所,例如台北的228紀念公園。
BF 這是指男女朋友之間的關係,如Boy Friend/Girl Friend簡稱為BF/GF。
Gay吧 指男同志聚集的酒吧,通常也是LGBT族群聚會的場所。英文稱作gay bar。
同志圈,男同志,女同志,同性戀,gay,Gay吧,雙性戀,跨性別,LGBT,彩虹旗,酷兒文化,同志運動,出櫃,變性,麻豆TV,ModelTV,麻豆AV,麻豆A片,麻豆女優,麻豆傳媒

男同性戀

3. 女同性戀術語

術語 說明
拉子 指女同性戀者的專有名詞,源自希臘詩人莎孚的詩集《莎孚之歌》,詩集中描述了兩位女性之間的感情。取Lesbian前三字「Les」的諧音,在台灣是對女性同志的稱呼,也有一些人會直呼為「拉」。
T、P、不分 女同志文化中,有一種角色分類方式是用「T」和「P」來區分,「T」是Tomboy的簡稱,指比較表現出男性氣質的女同志,「P」則是指比較女性化的女同志。有些女同志可能不想被限定在這種刻板印象中,因此會自稱「不分」,表示不願意被嚴格區分為某一種角色。
歐蕾 指年長的女性同志,也就是「Old Les」的音譯。
T吧 女性同志聚集的同志酒吧。
許多女同志會稱呼女朋友為「伴」。
同志圈,男同志,女同志,同性戀,gay,Gay吧,雙性戀,跨性別,LGBT,彩虹旗,酷兒文化,同志運動,出櫃,變性,麻豆TV,ModelTV,麻豆AV,麻豆A片,麻豆女優,麻豆傳媒

女同性戀-接吻

4. 雙性戀、跨性別術語

術語 說明
雙性戀 也就是愛戀跟慾望的對象可以是同性,亦可為異性,英譯為:Bisexual。
Bi雙 「Bi」是bisexual的英文簡稱,「雙」是雙性戀的中文簡稱。
跨性別 TransGenderTG,中文意思為「跨越」或「超越」,簡稱:trans,意思就是跨越兩性的界線,跨性別得縮寫為 TG,意思是在性別認同、性別氣質、行為舉止、外貿、打扮、生理性別的表現上,不限制於主流社會以男女為分界的標準。
扮裝 泛指一般的女扮男裝或男扮女裝,英譯:CrossDressCD,簡稱:為 CD 或 CDS 。
扮異性 指經常性地穿著異性服裝者,英譯:TransVestiteTV,有的人甚至會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異性的角色。
變性 指自我認同的性別與生理性別不同,透過賀爾蒙或者手術來改變其本身的性別,英譯:TransSexualTS,有女變男的變性手術,也有男變女的變性手術,但性別轉換的程度會受到環境、條件、喜好而影響。
MTFFTM 即為變性的類別,MTF 是male-to-female(男變女)另寫成M2F;FTM 則是 female-to-male(女變男)另寫成 F2M。
同志圈,男同志,女同志,同性戀,gay,Gay吧,雙性戀,跨性別,LGBT,彩虹旗,酷兒文化,同志運動,出櫃,變性,麻豆TV,ModelTV,麻豆AV,麻豆A片,麻豆女優,麻豆傳媒

雙性戀、跨性別

5. 攻、受類型區分

「攻」—

在同性戀性愛中,攻一詞指的是主導或主動的一方。

術語 說明
總攻 無論對象是誰,只攻不受,就是所謂的總攻。
鬼畜攻 屬於SM的攻,會使用不同的虐待道具,來虐待對方的精神或身體。
隱鬼畜攻 算是比較隱性的鬼畜攻,另一個稱呼方式是腹黑攻。
玩具攻 把受當成玩具的攻,通常蠻無情的。
王樣攻 會使喚受幫他做事,有另一個稱呼是女王攻。
無邪氣攻 代表經驗很少的攻。
強氣攻 個性比較強悍的攻。
好人攻 比較善解人意的攻。
年下攻 表示年紀比較小的人來擔任攻。
美人攻 長相必較美的攻。
乙女攻 代表外表像少女般柔弱,但個性婉約的攻。
偽受攻 假裝是受的攻,到了床上就會體現攻的本能,而原本的攻則變成受。

「受」—

受是指在同性性愛中的被動者,也就是接受性行為的一方,常用於描述在性行為中扮演被動角色的人。該詞在同志文化中被廣泛使用。

術語 說明
總受 無論對象是誰,只受不攻,就是所謂的總受。
天然受 很單純、頓感、沒有表裡性格的受。
健氣受 很陽光、活力的受。
強氣受 個性比較強悍的受,會讓人攻了以後有一種征服感。
弱氣受 屬於比較女性化、有情緒跟比較內向的受。
誘受 透過誘惑他人來攻自己的受。
女王受 個性就像是女王一樣高傲、優越,讓人誠服在魅力之下的受。
鬼畜受 屬於SM的受,會被攻使用不同的虐待道具,來虐待對方的精神或身體。
腹黑受 外表看起來溫柔體貼、善良可愛,但其實是個壞心眼的受。
同志圈,男同志,女同志,同性戀,gay,Gay吧,雙性戀,跨性別,LGBT,彩虹旗,酷兒文化,同志運動,出櫃,變性,麻豆TV,ModelTV,麻豆AV,麻豆A片,麻豆女優,麻豆傳媒

攻、受+變態

6. 英語同志群體術語

術語 說明
Homosexuality 「Homosexuality」為英文詞彙,指的是同性戀,是指個人對同性別的感情和性吸引力。同性戀是一個多元化的人類現象,包括男同性戀和女同性戀等不同形式,同性之戀。
Gay 男同性戀者/男同志。
Lesbian 女同性戀者/女同志。
MSM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男男性接觸人群。
Men’s Love 「Men’s Love」是一種媒體類型,通常描繪兩個男性角色之間的浪漫和/或性關係,男男之戀。
Boy’s Love 「Boy’s Love」是一種媒體類型,起源於日本,通常描繪兩個男性角色之間的浪漫和/或性關係。
Girl’s Love 「Girl’s Love」是一種媒體類型,通常描繪兩個女性角色之間的浪漫和/或性關係。
Bara 男男色情ACG男性向作品。
Yaoi 男男色情ACG女性向作品。
MB Money Boy 「MB(Money Boy)」是一個源自中國大陸的俚語詞語,通常指代在男性色情產業中從事男性性工作的人,也被稱為「鴨」(指男妓)或「小白臉」(指外貌俊美的男性)。巨牌,也就是妓男。
Bromance 「Bromance」是一個源自英語的俚語詞語,通常用來形容兩個男性之間的親密友誼關係,強調彼此之間的深厚感情和忠誠度,但通常沒有浪漫和性關係的成分,基情。
Twink 年輕的男同志,指身材瘦小、年輕有線條美的同志男性,還要可愛的小鮮肉。
Top 同性性愛中的主導者,相當於中文中的「攻」。
Bottom 同性性愛中的被動者,相當於中文中的「受」。
Butch Butch指的是女同志中比較陽剛、有男性化特質的一群人,通常會有短髮、穿著男性化服裝等特徵。他們常被視為女性中的「男子漢」,在女同志文化中扮演著特殊的角色,女同志中的頂者。
Femme 指女同志中比較注重外表和穿著打扮,比較具有女性氣質的一類人,也屬於女同志的底者。
Queer 有時被當成是性別認同非主流的統稱,但有些人認為這是貶義詞,視其為同志運動中的一個擴大版,不僅包括LGBT的人,還包括所有非主流性別認同者。
LGBT 彩虹族群的概念,用來指稱女同性戀者(Lesbians)、男同性戀者(Gays)、雙性戀者(Bisexuals)與跨性別者(Transgender)的一個集合用語,泛指性別認同、性傾向等多元議題。
Gaydar 同志雷達(Gay+Radar)。只要對別人掃上一眼,就能看清楚對方是不是同志。
GLAAD Y Ga Y & Lesbian Alliance Against Defamation,即為同性戀者反詆毀聯盟
Outing 揭露某個人的性傾向或性別認同。
Pride 指同志驕傲月(Pride Month),通常是指6月份,同志們會透過慶祝、遊行等方式,展現自我肯定、社會平等等價值觀。
Drag 指跨性別者(Cross-dresser)穿著異性裝扮表演時的稱呼。
Coming out 指同志向家人、朋友、社會公開自己的性傾向或性別認同。
Non-binary 非二元性別,通常用來形容不認同男女兩種性別的人。
Bear 指有著鬍子、腹部較為豐滿的同志男性。

以上僅是常見的幾個英文同志圈用語,同志圈中的用語非常多樣,也會因地區、文化、族群而有所不同。

同志圈,男同志,女同志,同性戀,gay,Gay吧,雙性戀,跨性別,LGBT,彩虹旗,酷兒文化,同志運動,出櫃,變性,麻豆TV,ModelTV,麻豆AV,麻豆A片,麻豆女優,麻豆傳媒

7. 同志圈群體特別術語

術語 說明
零雞一動 本來-形容非常靜止不動,一動也不動。

同志圈-指的就是受因為受到驚嚇或者緊張,他的性器官會呈現抖動的樣子,跟肛門緊縮的程度是相反的意思。

一蹶不振 本來-形容一遭到挫折或遭受打擊後,就失去了斗志,不再有精神。

同志圈-指的是一個人內在跟外在的表現與行為不一,也就是我們俗話常說的:「嘴上說不要,但身體很誠實。」

感同身受 本來-意思是說能夠感同身受,理解他人所經歷的情感,對於別人的處境感到同情。

同志圈-就是剛剛發現自己是同志的身份,結果馬上就成為了受,通常會用來指圈內0的人比1還說的原因。

孤苦零丁 本來-形容一個人在社會上沒有親友可依靠,非常孤單無助。

同志圈-用來形容長年單身的受,一直都只有自己一個人,所以是孤單苦楚的零丁。

午夜凶零 本來-形容在午夜時刻非常凶險可怕,充滿不祥之兆。

同志圈-用來貶低疑過了午夜0點之後脾氣就會喜怒不定的受,通常這種受都是雙魚座的。

大零青年 本來-指年輕人沒有積極向上的進取心和行動力,缺乏成就感和目標。

同志圈-意思是說巨大的零號,也就是肛門/菊花的尺寸的意思。

一馬當先 本來-比喻一個人在做事情時最先行動,獨當一面,具有領導力和決斷力。

同志圈-也就是種馬攻,要最先射出來才能表示對對方的尊重。

一婊人財 本來-形容一個人過分貪心,不擇手段地為了財富而不擇手段。

同志圈-指某些人在同志圈裡使用卑劣手段、不擇手段地獲取財富。

七零八落 本來-指東西亂七八糟,沒有秩序,或者各種不同的事情雜亂無章地混在一起。

同志圈-表示一個相當極致的狀態,滿足受之後就會跟攻一起躺在床上。

一想舔開 本來-形容一個人非常貪婪,想要得到所有東西,不顧一切地追求。

同志圈-表示非常飢渴可望性愛的攻,舔開他的菊花幹爆他。

不一不饒 本來-形容事情進展不順利,遇到了各種困難和阻礙。

同志圈-形容兩個陌生人第一次開房間坦誠相見,一種絕對不要饒過你,要讓你下不了床的內心OS。

無一無靠 本來-形容一個人在社會上沒有任何的依靠和支持,非常無助和孤單。

同志圈-形容沒有攻照顧,沒有人生依靠的小受,沒有任何的依靠。

無攻不受露 本來-形容一個人在做事情時非常輕率,缺乏考慮和計劃,容易被揭穿。

同志圈-雙重的否表肯定,代表說沒有一個攻會拒絕露點給他的受看。

操之過急 本來-形容一個人在做事情時過於急躁,缺乏耐心和細心。

同志圈-也就是急著想要幹爆他的意思,沒有懸念,看字就能意會。

一無是處 本來-形容一個人沒有任何優點和長處,一無是處。

同志圈-沒有任何一個好處、沒有任何一點優點,憂國憂民的情懷。

空穴來風 本來-比喻事情發生的原因不明,突然出現。

同志圈-空窗太久所以穴很鬆,還可以吹風進去,也就是受長時間沒有攻的陪伴,身體的機能差不多都退化了。

四海飄零 本來-形容一個人在社會上沒有固定的居所和工作,流離失所,沒有安身。

同志圈-用來形容在這個同志圈內到處都是零號的景象。

見一思遷 本來-形容某個人非常沒有主見,對事情的態度和立場經常發生變化。

同志圈-有幾個飢渴的零號一起去酒吧,但去了同志酒吧之後就變了,代表有了伴就不要姐妹的負心零,十分讓人討厭,見色忘友。

了解同志圈的愛

隨著同性婚姻的合法化以及對人權的重視越來越強烈,我們需要不僅僅了解同志朋友,更要知道如何去區分不同同志朋友的屬性、稱呼和類別。在這個進步的時代,愛才是一切,性別和年齡並不是問題。唯有愛能讓世界和平,唯有愛才是這個世界的解藥。

尊重、友善和包容是所有人都應該具備的善意,雖然同志和異性戀有所不同,但大家都是人,都需要得到理解。希望在閱讀今天分享的”同志圈大解析~了解男同志、女同志從術語開始~圈內人對話詳解!“後,可以對同志族群有更深入的了解。從瞭解到尊重到理解的過程,可能會考驗許多人長久以來的價值觀,但現代社會就是如此,我們必須明白!而作為同志的朋友,不要擔心這個世界是否容納你們。

 

同志圈,男同志,女同志,同性戀,gay,Gay吧,雙性戀,跨性別,LGBT,彩虹旗,酷兒文化,同志運動,出櫃,變性,麻豆TV,ModelTV,麻豆AV,麻豆A片,麻豆女優,麻豆傳媒

想看請點擊~麻豆TV-ModelTV 同志遊行

想更深入了解同志圈可以到麻豆TV GV版查看了解同志之間的愛與美,這裡推薦搜尋ModelTV GV查看。這裡必須說明這雖然是麻豆AV型的網站,裡面也有許多關於麻豆A片的內容,但是關於同志的故事與為電影,可以讓你更加深入的了解,同志之間的情感。

麻豆TV也是麻豆傳媒的web版本,有許多真正的同志麻豆女優,有雙性戀有同性戀,GV版裡面的同志愛的表現可以讓人更加充分地體會到同志也是一般正常人,他們的愛也非常的純粹與美麗!

讚(0)
轉載引用:麻豆TV » 同志圈大解析~了解男同志、女同志從術語開始~圈內人對話詳解!

評論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